青州贝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
地 址: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昭德北路2907号
公司传真: 0536-3529667
人力资源部: 0536-3505608
原料销售部: 0536-3523997
水性乳液销售部:0536-3208559
水性木器漆销售:15863671850
技术研发部: 15963638360
电子商务部: 15863671857
公司采购部: 0536-3523996
济南办事处: 0531-85808123
烟台办事处: 0535-6370051
国际贸易部: 15863671857
免费服务热线:400-658-3138
Email:qzbthg@163.com
网址:9游会 www.qdybdz.com
9游会 www.qdybdz.com 丙烯酸丁酯,英文名为n-butyl acrylate (C7H12O2 )。相对分子量为128.17,结构式是H2C=CHCOOCH2CH2CH2CH3。属于丙烯?;衔?。
中文名:丙烯酸丁酯,又称丙烯酸正丁酯,简称BA
英文名:n-butyl acrylate
英文别名: 2-Propenoic acid butyl ester; Acrylic acid n-butyl ester; Butyl 2-Propenoate; Butyl acrylate, stabilized with 20 ppm MEHQ; n-Butyl Acrylate; Propenoic acid n-butyl ester;
分子式:C7H12O2
相对分子量:128.17
结构式:H2C=CHCOOCH2CH2CH2CH3
CAS号:141-32-2
EINECS号:138-1491-8216
危险性类别:第3.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
物化信息
熔点:-64.6℃
沸点:145.7℃
相对密度(H2O)=1): 0.899
相对密度(air=1): 4.4
饱和蒸汽压: 4mmHg 20℃
燃烧热:5783KJ/mol
临界温度: 324.7℃
临界压力 2.87Mpa
溶解性:不溶于水,可混溶于乙醇、乙醚
稳定性:稳定
聚合危害:随温度升高,贮存时间的延长,自聚倾向加剧
避免接触条件:光照、受热
禁忌物:强酸、强碱和强氧化剂
指标名称
丙烯酸丁酯的质量分数/%≥ 99.5 99.0
色度(Hazen单位,铂-钴色号)≤ 10(散)20(桶) 10(散)20(桶)
酸度(以丙烯酸计)/%≤ 0.01 0.01
水分/%≤ 0.05 0.10
阻聚剂(MEHQ)含量(m/m)/10-6 45~55 45~55
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
主要用途
用途一: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、粘合剂、乳化剂、涂料。
用途二: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。在使用过程中,往往将丙烯酸酯类聚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。丙烯酸丁酯(以及甲酯、乙酯、2-乙基己酯)属于软单体,可以与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、苯乙烯、丙烯腈、乙酸乙烯等,及官能性单体如(甲基)丙烯酸羟乙酯、羟丙酯、缩水甘油酯、(甲基)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、交联、接枝等,作成200-700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(主要是乳液型,溶剂型及水溶型的)
用途三:用作涂料、胶粘剂、腈纶纤维改性、塑料改性、纤维及织物加工、纸张处理剂、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。
健康危害
①吸入、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。其蒸气或雾对眼睛、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。中毒表现有烧灼感、喘息、喉炎、气短、头痛、恶心和呕吐。
皮肤接触: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
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;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燃烧性:易燃
闪点:38℃(密闭) 43℃(开口)
爆炸范围(V%):1.0~10.0
自燃温度:275℃
②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:属低毒类。
急性毒性:LD50900mg/kg(大鼠经口);2000mg/kg(兔经皮);LC5014305mg/m,4小时(大鼠吸入)
刺激性: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:10mg(24小时),轻度刺激。家兔经眼:50mg,轻度刺激。
生殖毒性: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(TCL0):135ppm(6小时)(孕6~15天), 植入后死亡率升高。
致癌性:IARC致癌性评论:动物可疑阳性,人类无可靠数据。
危险特性
易燃,遇明火、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,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。容易自聚,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。
灭火方法
灭火剂: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、砂土。 用水灭火无效,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。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。遇大火,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。
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
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;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。就医。
安全术语
①必须戴防毒面具
②必须戴安全帽
③必须穿防护服
④必须戴防护手套
⑤必须戴防护眼镜